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学校无法开学,课堂无法正常上课,而在线教育的方式,却出现大量网络拥堵奔溃的情况,上课质量无法保证,更不用说教育信息化条件不如城市的偏远地区。导致在线教学体验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现有在线直播技术基本基于摄像头的视频流,一节45分钟的课堂,产生的数据量约为500M,需要保证2M的上下行带宽才能够流畅,所以目前中国的网络基础架构根本就不能支持这样的需求。
基于本项目的板书传感器,一节课高清采集板书、PPT、语音,数据量只有10M左右,是传统方式的2%,只有基于这样的技术架构,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大范围数字化,网络化,互联化。
本项目产品将黑板数字化后,主要解决如下三方面痛点:
- 课堂板书实时数字化,同步放大显示,解决教室内反光、遮挡、看不清的问题:传统教室中的黑板承载着重要的课堂内容,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物理缺陷,导致学生坐在边上反光,坐在后面看不清的诸多问题,课堂效率低下。通过传感器技术,在不改变老师使用习惯的同时,将所有板书实时数字化,通过课堂内现有投影机投影放大,彻底解决看不清的问题,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 轻量级、伴随式、常态化将每个老师上课的实际过程数据化,联网化,完美融合线下和线上。将老师上课过程中的板书、课件、语音记录,深度还原真实课堂,学生自己的课堂,而容量是传统摄像头记录的1%,让上课没听懂的孩子可以随时免费复习,让请假的孩子可以有效学习,真正做到人人皆学、实施能学、处处可学的信息化教学,打通学校和家庭的鸿沟。
- 教育部为了推进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平衡,近年来一直在推行直播教学,网络教研,让教育更公平。互联黑板系统可以将板书、PPT、语音高清,低容量的传输到任何教室,质量更高,网络带宽要求更低,后续使用成本更低,因而对全国网络条件差异性有更好的适应性,普及型。让教育资源可以更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