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1、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2、2021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巩固拓展教育信息化成果。巩固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成果,加快学校网络提速扩容。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助力脱贫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应用,实现依托信息技术的“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指导教师共享和用好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脱贫地区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机制,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素养培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 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分步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升级资源搜索引擎,通过平台模式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探索个性化资源购买使用和后付费机制。通过用户评价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资源迭代更新。 4、2020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就“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区域、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随着工作的全面推进,全国各地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提供新方法和新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加快数字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创新促发展,聚焦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不断提高教学的的有效性和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聚焦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强化信息技术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以创新促发展,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就“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区域、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 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分步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升级资源搜索引擎,通过平台模式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