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分析

2022-04-16 19:59:17

编辑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中,提倡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现阶段的教室空间建设与使用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师生易用性差,硬件、软件、内容“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师生使用体验差;二是数据采集单一,当前的课堂教学数据采集无法描述教、学等师生行为;三是教学融合度低,硬件、软件、资源、内容、学情融合度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四是教学系统不精准,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泛在式、自主式的学习模式需要更灵活、智能、精准的教学支撑。随着越来越多的设施设备、软件资源进入教室空间,为了有效支撑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探索自主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切实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必须建立有效的媒体学习空间,解决教师使用各类产品、系统操作步骤繁琐以及各厂商教学硬件与软件形成的教学“数据孤岛”、无法发挥数据资产效益的问题。

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选用性能适切且成本较优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和设施。鼓励充分利用现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通教室,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力,广泛开展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观摩式等多样化应用。加强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融合,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拓展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交互、学情分析和决策评估等服务。综合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智能化、共享性、互动性。

综上,课堂空间大脑及学科知识图谱校本资源体系平台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和学校现实实践发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