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需求分析

2022-04-16 20:07:46

编辑

在国家政策引导、教学改革需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智慧教室建设提上议程, 也有很多学校已经建设了几间或者几十间,无论建设几间教室作为试点,还是大面积建设, 学校在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等方面并没有很好的规划和设计,这是大部分学校在建设过 程中面临的难题,学校建设成的智慧教室并未发挥其最大的能效。

1. 怎么建

在智慧教室建设方面,并未出台相关的标准,在建什么、如何建方面,很多学校是观 望或困惑阶段。

目前,国内智慧教室简单划分为几类:第一类,录播型智慧教室,该类教室以录课、 资源建设为目的,也有厂商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考勤等应用;第二类,智能型智慧教室, 该类教室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教室环境智能化;第三类,教学应用型智慧教室,该类 教室从教学出发,打造支撑探究式教学、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 式的教学环境。不论哪一种智慧教室,主要还是以环境设计及硬件智能化为主,没有真正以 学习者为中心,融合技术、文化、内容、工具等要素,有效支撑老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探 索自主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更好助力学习者从知识向智慧转变。

我们推出的智慧教室 3.0 方案,从硬件智能化为主升级到空间、文化、课程、技术的 有机融合,不仅带来更佳的管理应用体验,实现知识可视化到思维可视化,做到基于真实常 态化教学,全方位、多层次、伴随式采集教室内教与学的行为数据,有效融入教务管理系统、 一卡通系统,开展过程性评价。国内领先的知识亮点笔记、思维深度笔记、板书同步投影放 大技术深受大学生的好评。

2. 怎么用

智慧教室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空间设计融合的具体呈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算 是个新鲜事物,有愿意进行尝试的、也有抵触情绪的,同时也有收到教学成效的创新者。智 慧教室重点是解决用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建而不用或者老师依旧和在普通教室一样基础 授课的矛盾现象比较突出。

授课老师经常对复杂操作、不稳定的系统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也存在不知道如何利用 研讨教学等方式进行授课的情况。所以智慧教室在使用层面,首先,需要为学校师生提供简 单易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降低师生学习成本,让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更轻松;其次,需要支 撑学校的教学业务,通过深入分析教学法,提供全场景的教学应用,真正帮助学校开展新型 教学模式。

教与学的改进和提升需要通过对教学过程数据在适应性学习中不断归纳总结和分析。 比如基于数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完整记录,学习系统可以推送定制化内容,教师可以开 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等等,随信息化时代的演进教学数据的留存重要性也日益增加,通过多 维度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提供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理论支撑,而从实现教学调优。

3. 怎么管

智慧教室的空间管理需包含管控和融通两方面,其中管控包含硬件管控、软件管控、 教与学数据管控、课堂教学模式数据管控;融通包含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社会空间的互联、 互通、互动。

硬件管控包括教室中多媒体、录播、物联网设备等登记管理,设备状态管理,设备故 障管理,设备使用管理,环境能耗健康管理等功能,支持桌面端和移动端集中管理。软件管 控包括软件运行管理、软件使用管理、软件数据管理、软件安全管理等功能。教与学数据管 控包括教学内容采集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学习行为数据管理,可以为教学提供全面的、精 准的、支持个性发展的教育数据资产。课堂教学模式数据管控基于教室内多媒体设备,例如 教师语音、学生语音、教师板书、学生答题等,对教师活动率、学生活动率、教师语言率、 学生语言率等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常态化分析教学模式和课堂模式,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提升 提供数据支撑。

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融通,教师可以通过刷卡/扫码/刷脸等方式进行身份识别,自动 登录个人空间,调用下载个人空间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空间中产生教与学数据,可以根 据个人意愿自动存放在个人空间或者对接学校的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教学空间的音视频 采集设备,可基于平台开展各类教学和管理应用,如在线课堂、同步信息发布、同步教研、 同步直播等。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全校网上巡课、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等活动。